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 计算机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090100
二、入学要求
具有初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历
三、学制
学制:三年制
四、职业面向
根据调研报告,确定本专业两大方向及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详见下表。
五、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向办公自动软件应用、平面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电脑安装调试及维修等领域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及要求:
(1)掌握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岗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熟练掌与Word Excel 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相关的知识;
(3)掌握平面设计的相关操作知识;
(4)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5)了解与局域网安装、调试、管理、维护及安全防护相关的知识;
(6)了解办公设备维护维修相关知识;
2.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备较强的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能力;
(2)具备平面设计能力;
(3)具备对小型局域网进行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的能力;
(4)具备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和使用;
(5)具有读懂小程序的基本能力;
(6)具备动画制作与音频视频编辑的能力;
3.素质结构及要求
(1)语言表达强,善于沟通。
(2)做事有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具备与他人一起合作的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4)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
3.专业技能课
4.专业选修课程
七、教学总进程安排表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比例表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说明:
1.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和选修课四部分。
2.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累计假期12周。每学期机动一周(考试);第一学期军训二周;第二、三学期社会实践分别一周;第四学期职业鉴定培训一周。周学时数一般为30学时。其中军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每周按30学时。
3.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9%,少于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允许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4.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71%, 大于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保障
(一)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聘请行企和高职院校专家与本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调研报告进行论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工作任务。最终形成了“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做为全国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开启了制度试点工作。我校实行“1+X”课程改革将为我盟输送大批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
目前我专业专任教师有10人,其中副高职称 4人(40%);中级职称 5人(20%);初级职称 1 人(10%)。从学历情况分析:具有硕士学位1 人(10%);“双师素质”教师 10人(100%)。从年龄结构分析:教师的平均年龄是 39 岁以下。主讲教师大多数都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经历,教学水平教高,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已建立基础教学机房、综合布线国家实训基地、图形图像设计实训室、网络空间安全及企业网搭建实训室、计算机硬件与数据恢复实训室、智能家居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有保障、运行正常。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在实训室中对专业技能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的和社会接轨。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可以提前熟悉职业环境、进入职业角色,多渠道地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计算机专业与几家企业建立了实训、培训、就业协作关系,加强了校企联系,拓宽了实训渠道。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及用人需求,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同时也为这些单位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
1.校内自编《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ph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等校本教材。
2.选用教育部指定教材目录中的国家规划教材。
3.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组装维修等课程的数字化资源。
4.学习网站
内蒙古教育云 http://www.nmgjyyun.cn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n.eduyun.cn
智慧职教 www.ivce.com.cn
职教云网页登陆 zjy.clinfo.cn
中国大学MOOC 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vemooc
MOOC中国 平台 https://www.mooc.cn
(五)教学方法
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基础知识应采用讨论法、讲授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教学;专业技能课的验证性及技术性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现有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完成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课中的校内训练、校外实习等课程,通过指导教师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操作规范与技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由易到难的实际操作。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实际,专业教师依托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面推行学校倡导的“教、学、做”并举的教学法,并穿插“项目驱动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效果很好。
(六)学习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考核
理论课课程考核包括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成绩综合进行评定。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格)。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15%,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5%。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最终结果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记分,其对应的分值分别为: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由任课教师综合评定。
2.理实一体课程考核
理实一体教学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考核采取“结课考核+过程考核”的方式,结课考核占50%,过程考核占50%。结课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由专兼职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命题,完成考核。过程考核按照项目与任务分别考核,考核时依据工作态度、知识技能、成果或报告等进行评价。考核形式依据课程评价标准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或教师评定。过程考核成绩以项目考核成绩累计
3.实践课程考核
实践课程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和,总评成绩由出勤成绩、考核成绩和报告成绩综合进行评定。出勤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6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40%。实习总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资格。
(七)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效果直接受到教学运行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健全的教学运行机制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前提。为有效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组建了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运行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同时加强了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以保障人才培养的实施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九、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方可毕业。
十、附录:
课程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