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中等职教中心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121100
二、入学要求
全日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全日制3年(2.5年在校学习+0.5年顶岗实践)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自主创新的创业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依据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岗位”的特点,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技术、移动商务管理、网站维护与运营、数据分析等技能;全面掌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进行移动商务软件应用、网络经营与管理、移动商务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网络产品销售、网站运营、网络产品规划、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的人才。能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能够从事直播电商运营、直播电商主播、直播内容创作等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
六、培养规格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成以下要求:
(一)素质方面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尊重生命、热爱劳动,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创新意识、品质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
4、要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敢闯敢做,具有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未来职业的前瞻意识。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和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备终生学习意识,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找到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艺术特长和爱好。
7、具备短视频与直播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热爱工作,虚心学习,勤奋工作,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8、养成认真踏实、细心耐心、注重合作、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保持对行业的敏感性,提高沟通协调能力、锻炼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知识方面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直播电 商的基本理论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创新创业相关 知识。
4、掌握自主网络文案资料知识查询、调研及撰写调研报告的方法。
5、掌握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心理及营销策划的方法。
6、掌握商品拍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络文案写作的方法。
7、掌握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以及客户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
8、掌握主流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规则和推广方式, 直播电商平台和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的方法。
9、掌握网店基础运营规范与流程,以及供应链与供应商管理相关知识。
(三)能力方面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计算、数据、交互、互联网思维能力。
4、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排版、方案演示、简单的数据分析等。
5、能够根据摄影色彩、构图策略进行创意拍摄,制作突出商品卖点的商品照片;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图片进行 处理,提髙用户关注度。
6、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的能力,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网站内容更新、策划与制作。
7、具备网店设计与装修的能力,能够根据产品页面需求,进行页面设计、布局、美化和制作。
8、能够根据网站(店)推广目标,选择合理的推广方式,进行策划、实施和效果评估与优化。
9、能够根据不同商品类型进行产品策划、分类管理。
10、能够根据运营目标采集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并依据店铺、产品和客户等各类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
11、能够正确进行网络营销,应对客户咨询、异议、处理客户投诉,进行客户个性化服务等。
12、能够运用移动商务平台进行活动策划、营销推广、 移动店铺的运营与管理。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比如开展 综合实训教学,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与企 业合作开发总结实训项目,采取集中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 校企教师共同管理和考核学生。
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学时安排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本专业开设课程32门,包括13门公共基础课,9门专业核心课,11门专业方向课程,4门综合实训课,2门选修课, 三年总学时为3144学时。
公共基础课1008学时,约占总学时数的30%左右;专业性课程(含企业岗位实习300学时)教学总学时2136,约占总学时数的70%。
表5: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九、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0:1,专兼职教师知识结构完善、年龄布局合理、具备良好专业素质,专兼职结合的教学梯队。本专业双师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是60%,具有专任教师5名,专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多元,髙、中、初职称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梯队结构合理,是一支专兼结合、教学创新型教师队伍。
2、专任教师
具有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扎实理论及实践基础,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技术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技能大赛上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 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1)商品采编实训室
商品采编实训室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安装 Photoshop、 Adobe Premiere Pro、 Flash、 CorelDRAW、C4D、Maya 等软件;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配备数码相机、相机三脚架、引闪器、反光板、柔光灯、摄影灯架、静物台、拍摄幕布、背景板等摄影器材,满足大型商品、小型商品以及人物的拍摄需要;拍摄区要求全遮光环境;配备商品展示柜、相关搭配道具等。实训室支持视频采编、图形图像处理、商品信息采编、网络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网络营销实训室
网络营销实训室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打印机、 扫描仪,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配备计算机,安装Office、网页数据采集工具等软件、无线终端(手机或PAD);支持消费者行为分析、选品与采购、市场 调研与分析、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移动商务、网络推广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3)电子商务运营实训室
电子商务运营实训室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打 印机、扫描仪,提供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配备的计算机、无线终端(手机或Pad),可运行Chrome、IE、SafaO、 Firefox等常用浏览器的测试终端,安装Linux/Windows操作系统、MySQL等软件,可以根据需要构筑不同的商业应 用场景。实训室支持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移动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4)虚拟仿真直播实训室
网络营销实训室配备服务器、投影设备、白板、打印机、 扫描仪,网络接入或Wi-Fi环境,配备计算机,安装Office、网页数据采集工具等软件、无线终端(手机或PAD);支持直播运营仿真教学应用,提供多种风格直播纪念馆,融入产品发布推流等全流程体验,内嵌智能AI服务,开展数据化运营分析,提供运营数据。
3、校外实训基地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开拓学生视野,学校开始与多家公司加强联系,达成校企合作意向,拓宽实训渠道。目前暂定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家,能够提供开展网络营销推广,网店运营推广、美工设计、电商客服主播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网络营销推广、网站 (店)运营管理、美工设计、电商客户服务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学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有关电子商务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经济、管理、营销和文化类文献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基础情况,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教学、演示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五)学习评价
健全专业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考核评价指标设计涵盖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实施“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形成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围绕课程教学标准,在教学项目实施或工作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同时通过终端考核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能力、知识与 素质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
1、通过日常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形成学生操行成绩。
2、科学设计课程考核。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建立突出能力的多元(多种能力评 价、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考核评价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应尽量采用校内考核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出缺勤、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得出平时成绩,根据课程性质分别实施阶段性分项技能考核、期末考试、职业技能竞赛等,计算各项所占比例,考试课以,百分制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3、强化项目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有校企双导师共同考核评价。校外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技能考核、成果展示、专题报告评 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完成课业的情况。
4、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开展书证融通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
十、 质量保障
1、学校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建设和教学质量改进,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
十一、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在毕业前所有课程和技能考核都必须达到及格水平以上,学生必须考取一个及以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前进行成绩排名,为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生按照所学规定课程和选修的相关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取向,参加国家考试中心,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获取相关职业技能登记证书,为将来就业、创业打好基础。